薄通:是橡胶加工中经常使用的“操作术语” ,也是使用开放式炼胶机时常被采用的典范性操作。一般,当开炼机的辊距调节到0.5~1mm时,便可进入薄通的工艺范畴。它既可用于塑炼,也适用于胶料的混炼。薄通由于它的多功能、多用途等优势。在炼胶作业中被人们所看重且使用广泛。
在橡胶加工过程中,遇到以下情况, 就得借助于薄通操作:
(1)加速生胶塑炼
众所周知,原料生胶的分子量高、粘度大,这对混炼时各配合组分进入橡胶基质和分散都不利,必须借助于前后两个辊筒的对转、剪切来切断分子链,降低分子量,增大可塑度,提高胶料流动性。辊距越小,单位面积上的胶料所受到的剪切作用力越强,塑炼的效果也就越好,从而显示了薄通的作用。所以,薄通是塑炼中常用的作业方法之一。特别是那些要求可塑度高的胶料(如海绵、胶浆等)需要通过长时间、多次薄通才能得以实现。鉴于薄通过程中会大量生热,影响剪切效果,所以,还得采取分段进行的方式,每段规定4~6次薄通,然后,停放一段时间,待胶料冷却后再进行下一段薄通,以利于热量散发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某些合成橡胶的原始可塑度很低,而且机械塑炼对它们的效果又不理想,硬质丁腈橡胶就是其中的典型。唯有通过分段(有时多达3段)、低温、长时间薄通才能达到工艺要求。
(2)加速配合剂分散
在混炼中,第一步是让配合剂(以粉末状为主)尽快地进入橡胶基质,而接下来要让它们均匀分散。为了防止粉剂结团,这时就非得依靠薄通不可。只有待各配合剂分散均匀,各种性能才能充分得到发挥。
(3)去除杂质
生胶(无论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)在运输、储存过程中难免会沾上外来杂质(如砂石,包装纸等外来异物),而且很难除掉。在薄通过程中,这些杂质很容易被操作人员发现、觉察,必须要及时剔除,从而确保胶料质量,否则会留下后患。例如,在内胎胶中就很容易埋下砂眼的后患,导致日后内胎缓慢漏气。
(4)制造再生胶
在脱硫后的精炼阶段,也需安排薄通进行连续捏炼,辊距控制在1mm,辊温低于70℃,这样的两辊捏炼机在生产线上要安置2台,脱硫后的胶粉先后要经过两次薄通捏炼,以确保可塑度达到要求。
(5)处理焦烧胶料
对于已部分焦烧但焦烧程度不严重的胶料可以采取边薄通、边加入少量(0.5%~1.0%)硬脂酸和2%~3%的机油使其溶胀,然后用开炼机进行薄通,辊温控制在40~50℃,辊距保持在0.5~1mm,每4~5次薄通作为一段,具体段数视处理情况而定,以这种薄通方法破坏胶中的轻度交联结构。处理后的胶料可降级使用。
版权所有:广东利拿实业有限公司 【谷歌地图】
备案号:粤ICP备08110834号